坚固内固定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方法研究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
【摘要】颌骨骨折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病症,以下颌骨骨折最为常见。 颌骨骨折后患者咬合功能会受到影响,从而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不利影响[1-2]。 同时由于合页骨附近血运情况复杂,毛细血
颌骨骨折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病症,以下颌骨骨折最为常见。 颌骨骨折后患者咬合功能会受到影响,从而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不利影响[1-2]。 同时由于合页骨附近血运情况复杂,毛细血管、神经纤维分布较多,颌骨骨折处理不当很容易导致患者颌骨附近面部畸形,严重影响患者面容美观程度,从而给患者造成相应的心理压力[3-4]。 手术治疗是颌骨骨折常用治疗手段, 早期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多采用颌面间固定技术,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,颌面外科坚固内固定技术逐渐在临床中应用,为进一步探究坚固内固定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临床中的应用价值, 遂以该院2016 年1 月—2018 年12 月收治的200 例颌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展开该组研究。
1 资料与方法
1.1 一般资料
为确保研究信息的可靠性,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随机、双盲选法确定,收治的颌骨骨折患者,共计200例,所有患者均同期接受手术治疗,无转院、复诊患者。根据床号将200 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,每组100 例。
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如下: 对照组100 例患者,男58 例,女 42 例,年龄 19~57 岁,平均年龄(35.)岁,平均病程(颌骨骨折至手术时历时)(112.)h,上颌骨骨折28 例,下颌骨骨折72 例;观察组100 例患者,男 52 例,女 48 例,年龄 19~59 岁,平均年龄(36.) 岁, 平均病程 (颌骨骨折至手术时历时)(115.)h,上颌骨骨折 30 例,下颌骨骨折 70 例;两组患者性别、年龄、病程、骨折部位等一般资料异,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>0.05),具有可比性。
1.2 纳入标准
所有患者均为首次于该院就诊,无转院、复诊,经影像学诊断、临床诊断确诊为颌骨骨折,骨折部位明确。 患者自愿参与该次 研究,签署知情同意书。
1.3 排除标准
排除合并其他严重会增加研究不确定性疾病患者。排除凝血功能障碍患者。排除手术禁忌证患者。排除其他不符合手术指征患者。排除其他不同意参与该次研究患者。
1.4 方法
所有患者均同期于该院接受手术治疗,对照组采用常规颌骨间固定技术治疗,观察组采用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。 具体如下。
常规消毒铺巾后,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确定手术方案,确定手术入路。
正中联合部骨折和颏孔区骨折可选择口内进路,下颌角骨折尧踝骨骨折和多部位骨折可选择口外颌下进路。
确定手术入路后, 术者沿下颌骨内侧划开皮肤、皮下、肌肉等组织,沿下(上)颌骨剥离下(上)颌骨骨膜,将骨折颌骨复位,复位后检查牙合关系,若牙合关系良好则依次进行固定。
确定患者手术固定应力曲线,分析各部分承压情况,确定固定位置和固定方案。 钻孔时应确保患者上下颌骨咬合紧密且无应力影响,使用不同类型的内固定钛板固定并治疗。
使用螺钉将接骨板固定完毕后,再次检查牙合关系,确定无异常后依次缝合骨膜、肌肉、皮下及皮肤。
术后注意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,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局部肿胀、疼痛、出血,排查术后感染风险。 同时每日检查患者牙合情况,确保患者咬合恢复良好。
1.5 评定标准
从术后恢复、临床有效率及咬合情况3 方面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效果。 以患者咬合良好, 无并发症、感染,手术切口愈合良好为显效;以患者咬合基本恢复,轻微并发症,手术切口愈合良好为有效;以患者咬合功能未见好转,需二次手术治疗为无效;临床有效率计算方法为有效与显效总计数占总基数的比率。
1.6 统计方法
数据应用SPSS 14.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,其中计数资料(%)进行 χ2检验,计量资料()进行 t 检验,P<0.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。
2 结果
2.1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对比
以患者住院时间为参考量,患者无需持续住院治疗,安排患者出院的评价为临床治愈。统计结果显示,对照组住院治疗时间为(13.)d,观察组住院治疗时间为(7.)d,观察组住院治疗时间较对照组短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t=6.670,P<0.05)。
2.2 临床有效率对比
对照组临床有效率88.00%,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3.00%,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优于对照组,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。
表1 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对比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临床有效率(%)对照组观察组χ2 值P 值100 100 38 67 50 26 12 7 88.00 93.00 533<0.05
2.3 咬合恢复情况对比 文章来源:《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》 网址: http://www.zgkqhmwkzz.cn/qikandaodu/2021/0215/359.html